如何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让他们和健全人一样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呢?2015年下半年,饶河县残联以民生为要,把实现残疾人就业创业放在首位,结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在全市率先积极探索“互联网+创业”模式,激励更多的残疾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勇敢的追梦、筑梦、圆梦。
创新工作模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因身体上的缺陷,大多数残疾人家庭相对贫困,而以往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偏向于物质扶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就业脱困问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县域内适合残疾人低端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岗位日益减少,残疾人就业率明显下滑。饶河县残联瞄准“互联网+”的历史机遇,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互联网+创业”模式,打造服务残疾人电商知识的平台,让残疾人通过自主创业,提振士气,振奋精神,自力更生去摆脱困境。
加大扶持力度,由“横向”向“纵深”延伸。饶河县残联首先将残疾人电子商务、电脑技能知识培训作为帮扶残疾人创业的重要内容,引导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与县团委、就业部门联合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4期,免费培训170名残疾人,其中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两期,培训人员达55人。为了让残疾人掌握更全面的电商知识,组织6名电子商务骨干到哈尔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进行为期一周的电商培训。其次出台了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系列政策,扶持个体灵活就业残疾人家庭10户,为每户支付流动资金2000元;争取残疾人康复扶贫贴息贷款项目7万多元,扶持70多户农村贫困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植、加工服务业。另外,经过层层筛选,饶河县残联选出8名有创业意向的优秀残疾人,与他们签订互联网创业协议,并出资4万余元为他们购置电脑、桌椅等用品,鼓励他们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网店等。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扶持,让更多的残疾人找到了人生的舞台。
释放发展潜力,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39岁的韩启峰就是“互联网+创业”试水者之一,他靠一台电脑、用仅存的左手敲打键盘,坐在家中创办了名为“甜蜜蜜土特产”网店,主营蜂蜜、大马哈鱼、木耳、蘑菇、山野菜等饶河土特产,创业初期每月1000余元收入,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韩启峰来说很成就感。“身体残疾,精神就要‘站’起来,相信靠勤奋和努力,我们残疾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创业去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韩启峰的话道出了很多残疾人的心声。互联网创业突破了传统招聘用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文化背景等条件限制,前期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传统行业的壁垒束缚,再加上残联的扶持,点燃了饶河县残疾人创业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