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新起点新出发

发布时间 :2020-08-06 浏览次数 : 1033

从最初的中间体和原料药到特色原料药和制剂,再到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中国医药保健出口产品不断升级,行业企业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参与国际医药分工与合作,在全球医药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呈现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全景,助力更多中国医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联合科睿唯安编写了《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蓝皮书(2020年)》,并于7月30日正式发布。


医药产业是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14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6.85%,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迈上新台阶。


医保商会会长周惠表示,作为衡量医药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化不仅是促进中国医药工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抓手,更是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


医保商会副会长王茂春在线上发布会上介绍了《蓝皮书》梳理的中国医药对外贸易的6个“十年之变”。


一是贸易额快速增长,医药大国地位稳固。2010-2019年,中国医药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额由526.87亿美元增至1456.91亿美元,增长了2.8倍。其中,出口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36%,进口为15.47%。


二是贸易顺差大幅缩减,进、出口几近平衡。2010-2019年,中国医药贸易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5.3%降至1.4%,进、出口趋近平衡。中国已成为世界医药产品进口增速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


三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中高端进、出口产品占比不断提升。10年间,西药制剂、诊疗设备等中高端产品出口能力逐步增强,分别增长2.6倍、1.7倍;专利药、原研药、生物制品和生化药进口比重逐步加大,生物制品和生化药进口占比由7.23%提高到17.06%。西药原料药在中国医药产品出口贸易中的占比一直居首,但比重由2010年的52.67%降至2019年的45.62%。在国际市场趋向饱和以及全球限抗,大宗原料药出口瓶颈逐渐形成的不利因素下,中国医药企业调整了出口发展模式,心血管、内分泌、中枢神经和肿瘤类原料药出口显著增长,特色原料药、专利原料药(合同定制)的全球份额逐步提高。同时,中国制药企业抓住全球药品外包生产和外购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机遇,西药制剂出口步伐加快。


四是市场布局不断优化,对新兴和规范市场出口亮点多。10年间,对美国、欧盟、印度、日本及韩国等传统出口市场发展稳定。同时,新兴市场需求明显提升,中国医药产品对其出口增速高于传统市场。中国原料药出口市场保持稳定。2019年,中国原料药共出口到189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西药制剂出口逐渐由非规范市场向欧美日等规范市场转移,对美出口占比在10年间提高了5%,对欧盟出口占比提升了13%。


五是与“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呈现新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医药卫生支出、较高的药品进口依赖度、与中国多双边自贸协定的不断升级,为双方的医疗卫生合作夯实了基础。2015-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医药贸易复合增长率为9.57%,中国对其出口额由2015年的164.59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23.6亿美元。


六是医药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中国医药企业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采购。截至2020年2月,中国已有58个活性药用成分、31个制剂品规、8个诊断试剂、6个疫苗通过了世卫组织预认证,获得了参与国际采购的“金钥匙”。中国医药企业对非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不断推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20家中企在非开展医药投资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医药企业也布局颇多。同时,医保商会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业务联系已覆盖8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和国外同业组织,与国外30多个行业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儿基会、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拥有多个贸易投资促进平台。


“中国制药企业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前所未有规模和速度,全面融入全球医药市场。”科睿唯安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制药事业部总经理胡大龙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有超过110家中国企业或机构开展了100多项海外临床试验;144家中国企业发起185项医药领域的海外交易,交易类型包括授权、转让、公司并购等,已公开的合同总金额超过170亿美元。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制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面临着如国际市场的监管门槛与合规要求、国际商业违约、国际化团队协作、差异化市场等风险与挑战,这对中国制药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周惠表示,医保商会将继续积极发挥自身的行业代言作用、利用国际资源优势和医药专业背景,助力中国医药企业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国际医药市场。


热点推荐

    咨询电话?/p> 0531-69958881